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2025年08月15日 11:05 安徽在线炒股配资选择配资
尽管我国经过多年治理,环境污染防控已取得显著成效,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防控措施,从空气质量改善、饮用水安全保障到学校与社区环境卫生建设等方面不断推进儿童青少年健康保护,但固体燃料相关空气污染、饮水安全等传统环境问题依然对儿童健康构成持续影响;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等新兴环境风险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日益凸显,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相关问题。为此,本刊特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王强研究员组织撰写了“环境暴露与儿童青少年健康专栏”,刊载于本刊2025年第7期。本专栏聚焦固体燃料燃烧相关空气污染、重金属暴露、气候变化及学校环境卫生水平等影响儿童健康的关键环境风险因素,基于全国多地区的实地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系统评价,深入探讨环境暴露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关联,旨在提供多维度的流行病学证据,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建议,为儿童青少年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王强
博士,研究员
展开剩余82%现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环境与妇儿健康室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人群健康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妇儿健康研究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近年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合作项目等。
专栏概况
文章一
有效应对环境健康风险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法规、标准制定和污染治理等措施的实施,促使儿童环境健康状况总体呈现向好趋势;但面对仍然严峻的传统和新兴环境风险,仍需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儿童环境健康风险的精准防控。文章聚焦固体燃料相关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以及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等影响中国儿童健康传统与新兴的关键环境卫生挑战,从深化科学研究、强化政府政策引导、落实学校和社区行动3个层面提出系统性建议,旨在为儿童创造更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引用本文:王强,张粲,李湉湉.提升环境卫生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J].中国学校卫生, 2025, 46(7): 913-916.
文章二
马晓薇等学者收集了2014—2020年104 566例广州市18岁以下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及气象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分析气象因素与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017年发病率最高(980.83/10万),2020年发病率最低(388.22/10万),发病高峰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5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所有儿童病例数的87.95%。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与发病前6 d的气温呈负相关(IRR=-0.07),与发病当天温差呈正相关(IRR=0.02),与发病前7 d的风速呈正相关(IRR=0.07)(P值均<0.05);但与发病当天相对湿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IRR=-0.00,P>0.05)。提示低温、温差大以及风速高可增加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应联动气象变化加强预测预警,联合托幼机构和学校在高风险时期加强预防。
引用本文:马晓薇,杜欢纯,王瑶,等.广州市儿童2014—2020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气候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25, 46(7): 922-925.
文章三
刘琴等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国知网、万方4个中文数据库和OVID、Pubmed、Web of Science和EBSCO 4个外文数据库搜集铅、砷、镉、汞、铝5种重金属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肥胖之间的关联研究,并开展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2项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铅暴露与儿童超重肥胖风险无相关性(RR=0.76, P>0.05);而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铅暴露与儿童超重(OR=0.70,2项研究)、肥胖(OR=0.71,3项研究)风险均呈负相关,镉暴露与儿童超重(OR=0.83,2项研究)、肥胖(OR=0.70, 3项研究)风险均呈负相关,汞暴露会增加儿童超重/肥胖(OR=1.42, 2项研究)、腹型肥胖(OR=1.99, 2项研究)的风险,尿液中砷浓度最高组与浓度最低组相比发生肥胖的风险更低(OR=0.39,1项研究),尿液中铝浓度最高组与浓度最低组相比发生肥胖的风险更低(OR=0.52,1项研究)(P值均<0.05)。提示重金属暴露可能是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因素,但结论尚不统一,还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前瞻性队列研究予以验证。
引用本文:吴梦,罗律儿,王静涵,等.重金属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关联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25, 46(7): 926-931,936.
文章四
郑萍等学者基于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期间中国北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和南方(四川省绵阳市)198户的固体燃料使用及儿童卧室PM2.5质量体积浓度的监测数据,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儿童卧室PM2.5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监测周期内北方和南方试点儿童卧室PM2.5日均值的中位数分别为78.33(40.50,154.80)和38.54(26.20,58.46) μg/m³,超标率分别为44.57%和33.22%。取暖期内北方和南方试点PM2.5日均值的中位数分别为212.50 (133.60,244.10)和104.42 (73.97,134.90) μg/m³,超标率分别为96.75%和86.96%。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卧室PM2.5质量体积浓度与固体燃料使用时间、开窗时间、房间布局(厨房和卧室共用入户门)、室内吸烟、室内湿度和卧室内使用固体燃料等因素均相关。提示使用固体燃料是儿童卧室内PM2.5污染的重要原因,固体燃料对北方儿童卧室空气质量的影响重于南方。
引用本文:郑萍,师春利,辛淑芝,等.固体燃料对儿童卧室PM2.5污染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25, 46(7): 932-936.
文章五
罗月梅等学者于2023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设区市111个区县抽取251 183名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校园周边PM2.5水平与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之间的量化关系,并进一步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PM2.5质量体积浓度与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关联特征。结果显示,最近一年PM2.5月平均质量体积浓度每增加10 μg/m³,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原来的1.12倍。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结果显示,PM2.5的月均水平与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P趋势<0.01);当PM2.5暴露水平<22.68 μg/m³时,超重肥胖发生风险与PM2.5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当PM2.5暴露水平≥22.68 μg/m³时,超重肥胖的风险随着PM2.5暴露水平的增加而上升。 提示校园周边中长期PM2.5暴露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之间存在关联。
引用本文:罗月梅,张登城,秦阳,等.校园周边中长期PM2.5暴露与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 2025, 46(7): 937-940,945.
EN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协精品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在线炒股配资选择配资
发布于:安徽省航心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